| 景點分類: | 全部 森林公園 海島海岸 草原草甸 沙漠戈壁 冰川雪域 濕地湖河 名山奇峰 自然保護區 野生動物園 主題公園 名勝古跡 歷史遺產 民族風情 度假療養 園林老宅 陵園古墓 古鎮村落 博物館 考古遺跡 城市風光 名人故里 宮殿樓閣 道教福地 宗教旅游 地質奇觀 探索體驗 農業觀光 工業旅游 植物園 郵輪游艇 |
|---|---|
| 所在地區: |
隕石山自然保護區位于遼寧沈陽市東南,是十九億年前發生在沈陽上空的一場隕石雨的產物。在沈陽市東陵李相鎮至姚千戶鎮近三百平方公里范圍內,就有二十個隕石集中區。其中單個隕石長軸超過一百五十米的就有四處,成為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隕落時間最長,隕落規模最大的隕石雨,其中最大的一塊位于東陵區李相鎮滑石臺山,長160米,寬64米。
新樂遺址是中國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一處聚落遺址。遺址分布面積達十七萬八千平方米,中心區域二萬二千五百平方米。自遺址被發現以后,經多次考古發掘,證明在這一地區存在著三種相互疊壓的不同時期的文化堆積層,其中最早的新樂下層文化,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鮮明的地方特點,被定名為“新樂文化”。
無垢凈光舍利塔: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沈陽市皇姑區塔灣街黃土崗上。建于遼重熙十三年(1044),清崇德五年(1640)重修。是沈陽市現存較古老的建筑之一。從前,這里東連昭陵,南臨沼澤,古色蒼然,"塔灣夕照"為沈陽八景之一。該塔為13層密檐八角形磚塔,高約33米。整體可分地宮、塔座、塔身、塔檐、塔剎5部分。
沈陽植物園,位于沈陽市東陵區高坎鎮中馬村,被命名為“遼寧省五十大佳景”、“沈陽市十五大旅游景觀”和“沈陽市十大科普教育基地”等光榮稱號的沈陽植物園,是一座以植物科研、植物科普和植物景觀為主,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結合,觀賞性與知識性、娛樂性為一體的科研、科普基地和旅游觀光勝地。
永安橋,俗稱大石橋,位于沈陽市于洪區馬三家子鄉永安村。該橋始建于清崇德六年(1641年),是沈陽市現存比較完整的一座石拱橋。永安橋在清初是一座重要橋梁,是清朝各代帝王東巡的必經之路。 永安橋為三孔石拱橋,全長37米,外寬14.5米,路面寬8.9米 ,橋頭寬12米。
這座陳列館于1984年9月建成,9月22日正式對外開放。隸屬于沈陽鐵路分局蘇家屯機務段,這是中國第一座對外展覽舊型蒸汽機車的陳列館,為世界上蒸汽機車愛好者提供了解、考察蒸汽機車歷史的場所。該館占地面積8000平方米,建筑面積600平方米。館內陳列著美國、日本、蘇聯、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德國、羅馬尼亞、比利時和中國9個國家制造的16臺蒸汽機車。
沈陽太平寺,俗稱“錫伯族家廟”,位于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皇寺路178巷2號。是錫伯族人出資興建的一座喇嘛廟。始建于清康熙46年(1707年),初建之時只有正殿五間,經過歷代的維修和擴建,才逐步形成一座規模較大的寺院。1984年沈陽市人民政府出資對太平寺進行了修繕,并于1985年2月將其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沈陽世博園位于風景秀麗的沈陽棋盤山國際風景旅游開發區,占地246公頃,園內建有53個國內展園,23個國際展園和24個專類展園,是迄今世界歷屆園藝博覽會中占地面積最大的一屆。在沈陽世博園的建設中,許多設計方案、建設手法都是首次被使用。如三層夾膠玻璃建橋面、鳳之翼建筑的斜塔,而百合塔則為中國最大的雕塑體建筑。
新民清真寺位于新民縣鎮內南街。始建于1765年(乾隆三十年),原寺內皆土房,光緒年間重修,改土房為磚木結構建筑。寺院坐西朝東,青磚圍墻,占地面積為2673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前廈、拜殿、遙殿南北配房等。前廈三間,歇山卷棚式,青瓦頂,面闊13.7米,進深5.6米,木結構上飾彩畫,前廈門正中上方懸掛一塊阿拉伯文匾額。
沈陽七星山旅游風景區位于沈陽市新城子區石佛寺鄉境內。南距沈陽30公里,東距新城子區14公里,西、北與新民市,法庫縣隔河相望。景區自然風光優美,環境優越。七星山形成于侏羅紀末期,由南山、塔山等七座山頭組成。山間溝壑縱橫,層戀疊翠,分布有狐貍大溝等山溝二十多個。塔山南坡有泉眼一處,泉水清冽甘甜。四季不斷,有著開發建設的良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