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點分類: | 全部 森林公園 海島海岸 草原草甸 沙漠戈壁 冰川雪域 濕地湖河 名山奇峰 自然保護區 野生動物園 主題公園 名勝古跡 歷史遺產 民族風情 度假療養 園林老宅 陵園古墓 古鎮村落 博物館 考古遺跡 城市風光 名人故里 宮殿樓閣 道教福地 宗教旅游 地質奇觀 探索體驗 農業觀光 工業旅游 植物園 郵輪游艇 |
|---|---|
| 所在地區: |
云峰山巖石嶙峋,峰高、谷幽、林茂,景色如畫。春來,蒼松滴翠,百花吐艷;初夏,刺槐花開,皚皚雪白;秋日,松濤波涌,霜染楓紅。“春桃”、“夏槐”、“秋楓”為三時絕景。云峰山名勝古跡眾多,自山麓至山頂,分布歷代刻石37處,聞名于海內外的北魏光州刺史、著名書法家鄭道昭于公元511年,在此山留下了寶貴題刻17處,均刻在山內險峻的摩崖之上。
崔子范美術館由山東省萊西市人民政府與我國著名國畫大師崔子范先生共同興建。1998年11月奠基,1999年8月落成。美術館位于萊西市文化路,背倚月湖公園,面對洙河長堤。館舍建筑面積2600平方米,為中國四合院式仿古風格。崔子范美術館主要陳列、研究崔子范先生不同時期的書畫作品及生平資料;廣泛開展藝術交流,主辦和承接各種類型的中外美術作品展覽;建立中國近現代美術史料、藝術檔案,開展各類學術活動。
龍峽地處山東省萊蕪城南,蓮花山腳下,大汶河上流的支系中。蒼龍峽峽深數丈,兩壁對峙,蒼松翠柏,盤臂交錯,遮天蔽日,峽壁天然的溶洞,有的大如客廳,有的深不可測。每逢夏季大雨過后,洪水奔騰下泄,水霧沖起數丈之高,雷鳴之聲響徹數里,猶如蒼龍騰起,這就是萊蕪古八景之一的“蒼峽雷鳴”景觀,故古人有詩贊云:“不見濃云飾,殷殷絲雷鳴,豈知龍峽內,水勢正奔騰”。
千佛閣在海鹽武原鎮天寧寺路。此地昔有天寧永祚禪寺,傳系建于漢。1980年拆除天寧寺大雄寶殿、金剛殿,僅存千佛閣及鎮海塔塔身。千佛閣始建于唐大歷三年(768),元末毀。明初,梵琦禪師發宏愿重建寶閣,并銅鑄千佛供奉。后佛閣屢圯屢修。1984年重行修復。閣面闊27.5米,進深17米,高23米,兩層,重檐斗拱,木雕彩繪。陳從周教授譽為“浙江第一閣”。
華山森林公園全園總面積46平方千米。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有大小山頭96座,其中海拔700米以上的25座。西部最高點為香山,海拔918.7米,為全園也是萊蕪市海拔最高的山峰,東部最高點為大山,海拔823米。該公園地處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干濕明顯。公園歷經多年封育,物種資源豐富。有喬木50科200多種,形成以常綠林為主的森林近4000。
這座獨特雄偉的建筑,完全是木質結構,在中國樓宇的建設上稱的上是孤例。它高23.35米,東西闊30.10米,南北深17.62米,三層飛檐,四重斗拱,結構合理,堅固異常,經受了幾百年的風風雨雨和多次地震的搖撼。據記載清康熙年間的一次大地震,曲阜“人間房屋傾者九存者一”,而奎文閣安然無恙,不愧為我國著名的古代木結構建筑杰作。
梁公林,亦稱啟圣王林,位于曲阜城東13公里處,北靠327國道,南倚防山,北臨泗水,是孔子父親叔梁紇同母親顏征在的墓地。林園歷年增擴,周圍石徹林墻,古柏森森,享殿3間,殿后有內墻,中間為叔梁紇和顏征在合墓,墓碑篆文“圣考公齊國公墓”,墓前有石人、石獸。還有孟皮墓在其側,碑書“圣兄伯尼墓”。現占地20余畝,古柏如虬,老楷成蔭 ,并有享殿、林門等建筑。
漢魯王墓共有漢墓八座,均依山開鑿,墓門皆向南,東西并列,墓室結構大同小異,有墓道、東西耳室。墓門直通前室,里面有模型車,前室外兩側有小甬道通向兩耳室,東耳室存谷物,西耳室放肉食,前室兩側各有小南道通向南北相對兩側室,四室結構相同。墓內由前至后有完整的排水系統。四墓共葬車12輛,馬50匹,車馬飾器368件。漢魯王墓依山開鑿,工程浩大,在中國北方地區較為罕見,對漢代王陵制度及魯地的歷史和文化的研究極具意義。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被譽為“詞國皇后”,曾“詞壓江南,文蓋塞北”。自明朝以來,中國出現了四處“李清照紀念館”和多處“藕神祠”。然而,迄今為止,規模最大、品位最高的應當屬坐落在詞人故里山東省章丘市明水鎮百脈泉畔的“清照園”。清照園坐落在明水百脈泉公園西北角,南傍百脈泉,東倚繡江河。總占地面積為18000平方米,1997年5月正式向游人開放。清照園稱得上是鑲嵌在中國北方的一顆仿宋江南民居建筑的璀璨明珠。
濟南市博物館內濟南市博物館建于1958年12月,是國家重點博物館、山東省大型地方綜合性博物館,規模居副省級城市市立博物館前列。主要擔負全市可移動文物的收藏保管、陳列宣傳和科學研究工作。設有保管部、陳列宣教部、保衛科和行政辦公室。濟南市博物館是一座大型地方綜合性博物館,為全額事業單位,隸屬濟南市文化局(濟南市文物局)。該館創建于1958年12月,原館址在“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公園內。